top of page

尋找那被遺忘的真實性-賴岳宏的「夜空之鏡」 


策展人|游原一 

廣闊的景觀搭配渺小的物件,讓畫面有著宏觀與微觀並置的視野差異,並輔以秩序條紋和隨機色點的安排,是賴岳宏近年來的創作特徵。如《有洞》系列,他以代表故事主體的小物件、有秩序感的條紋界線和虛無飄渺的浩瀚背景,來陳述他對於事物一體多面的想法,以<有洞5>(2015)為例,畫面乍看是漂浮於宇宙的太空人,卻因反向思考的象徵物-泳圈的刺激與誘發後,觀者是否能將該場景轉念思考成夜晚反射星空的水池呢?

賴岳宏將一體多面的思維,以可視的狀態呈現在畫布,讓觀者可以透過解讀畫面細節,重新思考事物所表現出的真實性。延續《有洞》理念發展的《星屑之海》系列,畫面相較《有洞》則顯得華麗奇幻。該系列靈感源自藝術家接觸高關懷孩童的相處經驗,是藝術家計劃讓觀者脫離世俗美好的判讀迷思所進行的創作。他以譬喻手法將其所見及孩童的特質轉換為物件,利用不穩定狀態的異域景象和象徵物件(如:鯨魚、紙船),重新建構出一種自我警惕的伊索寓言。

網路媒體早已成為現代人類生活接受訊息的主要方式,對於現今媒體世代充斥著雜亂且偽裝的訊息亂象,賴岳宏有感此一現象已衝擊你我的生活日常。當代媒體渲染的結果,削弱我們對於真相的認知,也模糊我們應瞭解的面向。面對鋪天蓋地的媒體轟炸,為何某些事件訊息,對於觀者而言是有感的,有些則無?究竟,觀者是如何看待事物?這是賴岳宏所關注的。

賴岳宏以觀察者的角色,觀察日常周遭所發生的事件,並以當代網絡媒介訊息為靈感雛形,運用藝術手法傳達出他以媒體作為中介所理解的社會現實。他取材路徑大致有二,一是網路媒體傳播的二手現實,二是親身體驗的一手經驗,他以二手現實與一手經驗的對照來達到自我審視的創作初衷。賴岳宏的創作策略是他將接收到的事件訊息,挑選出對自己有共鳴的片段,在不改變訊息本質的前提,將該訊息轉換為另一個全新的故事情節,企圖從不變的本質中獲取新的詮釋。

本展「夜空之鏡」是賴岳宏看待自身所處社會的轉譯觀點,他以媒體為主要觀看的對象媒介,並以繪畫作為闡述語言與視覺載體,讓觀者的日常記憶、生活處境與內在情感等,得以透過此載體建立出某種共感連結,進而喚起我們身為閱聽人的警戒心。關於賴岳宏的創作,其核心從不在於我們看了什麼?而是在於,我們如何看待事物的態度。

bottom of page